第427章 请教高参-《首辅家的长孙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陶啸深忍不住颔首道:“皇上既有这样多的顾虑,下官便更得小心谨慎了,只能暗察不能明究,可慈庆宫到底为储君所居,便是锦衣卫的暗探也不能够无孔不入。”

    这当然就大大影响了察实隐于暗处的大奸之徒。

    “今日我寻陶君,是想与陶君商量,太孙与太子妃那番对话应不应当直禀天听。”

    “这事恐怕不能隐瞒皇上吧?”

    “可皇上龙体欠安,病症已成气候,咱家实在担心使皇上更增忧虑,不利于丹阳道长的治案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陶啸深眉心的死结更往鼻梁垂落,在高得宜的期盼下好半天才说到:“一时之间,下官也实在难以拿定主意,还望宜公稍许几日宽限,陶某再给建议。”

    高得宜离开北镇府司已经老远,还在疑惑,陶啸深这是有意推脱呢?还是先要请教高参?

    自然是后者。

    陶啸深可不是尸位素餐之徒,他自从得了弘复帝的信重,便立志要为君帝真真正正的分忧解难,又怎会“推锅”?但他也实在拿不准此事应不应当直禀天听——毕竟上回那吕鉴供诉太孙乃太子妃及桑株洲奸生子一事,他便隐瞒未报,事实证明这供述的确不实,除了吕鉴之外并无其余罪徒佐证不说,甚至于据他追察,吕鉴这人身上果然还有蹊跷,早在被蒙达敬救出死狱之前,他确然涉嫌另一命案,只是后来被无罪开释了,而当时涉嫌开释吕鉴者,正是将蒙达敬引荐给高琼的人。

    吕鉴确然是有意谤害太

    子妃及太孙。

    因为陶啸深听取兰庭的建议将此事隐瞒未报,并未让太孙遭受血统之疑,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废储的局势,这当然符合弘复帝的意志,陶啸深也算是给弘复帝解了一大难题。

    所以陶啸深这时想到的“高参”,当然还是兰庭。

    不过他明明约了兰庭来见,临了临了却又犹豫起来。

    到底子虚庵中那场对话消息来源于东厂,不比得吕鉴一案兰庭也在现场听审,陶啸深并不存在泄密的行为,可此时他若真在未得弘复帝许可的情况下,拿厂卫密务与外臣商量,可就触犯了锦衣卫应当遵循的禁令,虽说陶啸深十分信得过兰庭绝不至于声张,倒不用担心会因此获罪,但隐密的行为确然有违他一直以来遵奉的信义,所以十分的踌蹰。

    “陶镇使今日请庭来此,不是真为了手谈吧?”兰庭见陶啸深着实魂不守舍,干脆先将棋子放入了棋瓮,摆出交心长谈的架势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