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6章 于先生清正如雪,他们却以污泥相泼,岂非天地不容?!-《我,刷短视频,帝王集体破防了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的声音如雷霆般回荡:

    “天下愚人聚在一起,也不及于先生一指之重!此等忠贤,吾平生罕见!”

    他喘息沉重,胸膛剧烈起伏,又补上一句,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愤怒:

    “若他尚有一丝清醒,不被那群荒唐蠢才左右,对先生冒犯至此,朕必重罚,不会宽宥分毫!”

    然而怒火还未消散,天幕骤然变幻。

    朱棣终究高估了自己那位重孙。

    最初,当徐珵建议诛杀于谦时,朱祁镇表面推脱,不过是害怕担罪。

    做帝王的念头转得极快,他知道贸然动手会落人口实,因此先隐藏那份狠戾。

    徐珵自然明白他的心思,不久后便主动替他“铺路”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听闻,于谦对您复辟一事颇有微词,甚至与朝中大臣暗中联络,有意拥立宗室旁支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朱祁钰病重垂危,可他却坚持支持外藩,不将您放在眼中。这番举动,怕是早已心怀他图。”

    朱祁镇脸色顿时沉了下来,像被揭了最阴暗的心底伤口。

    徐珵这番话看似轻描淡写,却精准地戳中他灵魂深处最羞耻、最不愿触碰的记忆。

    朱祁镇虽缺乏英主之才,却绝非愚笨。

    土木堡之耻,他终生难忘;

    被也先掳走,生死未卜之际,于谦与群臣仍毅然立朱祁钰为帝的举动,更是成为他心底挥之不去的刺。

    那段时期,如阴影般缠绕。

    他被困大漠之中,深陷绝境时,京城的大门从未为他敞开;

    也没有哪一页奏折,为他的安危表达过真正的担忧;

    回望故国,他竟生出一种多余之感。

    那是无法诉说的荒凉。

    “于谦……为何宁可扶外藩,也不肯等待我?”

    “难道他真觉得我不配再做皇帝?”

    他目光迷茫而阴冷,如深潭一般。

    经历磨难却未悟透世情的人,往往更加敏感脆弱。

    徐珵所言虽属捏造,却像是替朱祁镇找到了所有怨恨的出口。

    结局,自那一刻起,便再无回转余地。

    徐珵冷声断言:

    “于谦,你的死期已定。这并非我徐珵怀恨,只因皇帝……再无法容你。”

    那声音透着一种残酷的必然性,仿佛命运长河在悄然闭合,一扇再也不会开启的大门在咔哒落锁。
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