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丽源岛来了十个百姓,说是来感谢赵小熙慷慨解囊扶贫啥的。 双方是在酒楼见面的,赵小熙看到他们,整个人都处于懵圈状态。虽然一早就想到他们的状况不会太好,可也没想到,竟然差到了这个地步。 莫名的,赵小熙浑身上下都感觉到了一种忧伤,奇奇怪怪的感觉一瞬间就奔涌到了心里来了。 他们一个个都有一张格外悲伤的面孔。 眼神都带着一种对各种悲伤准备就绪的眼神,看在眼里,心都在跟着撕扯。那种痛感过于强烈,叫赵小熙无所适从。 听说丽源岛的确很穷,朝廷每年也都是有政策扶持的,奈何没什么卵用,该赤贫还是赤贫。 岛主倒也十分清廉,过得也是一般般的日子。因为吃海货的人不很多,所以他们的地方特产,基本上都处于滞销状态。 像是赵小熙这种,一次性进货几百两银子海货的,对他们来说,简直就是天赐。 本来他们都准备下半年吃糠咽菜的,结果来了这么一个富婆拯救丽源岛,他们激动得不行。先是诚惶诚恐,寻思着赵小熙会不会只光临一次啥的。 可是后来赵小熙直接跟他们签了两年的合同,这也就意味着,后续会有两年的安稳日子过。 为表感激,他们想了又想,还是决定进京一趟,当面跟赵小熙说声谢谢。 本来这也不是啥大事儿,更不至于引起“轩然大.波”。奈何丽源岛的服饰过于个性,一看就知道是外地人进京,大家伙儿本来就在京城百无聊赖地活着,冷不丁看到这样的稀罕事儿,自然好奇。 这里打听一点儿,哪里打听一些,愣是把这里头的事儿,毫厘不差地拼凑出来了。 这可就不得了了,一群人就可劲吹嘘着赵小熙的功勋。但是也有不少人,说赵小熙的“扶贫”举动,都是做戏,是为了给朝廷里头的人瞧的。 传闻一多,就出现了一系列的连锁效应。也不知道是出于好奇心理还是一些别的什么,有一大批人开始频繁光顾希望牌海鲜市场。 为了妥善安置丽源岛那批人,赵小熙让酒楼的伙计收拾了五间客房。幸好那些人基本上都是亲戚关系,男男**的,俩人一间,五间客房刚好足够。 饭菜什么的,赵小熙也都是免费提供的。 这些人辛辛苦苦赚几个钱实在是不容易,这也舍不得,那也舍不得。好不容易才来京城一趟,愣是什么东西也没买。 各人有各人的自由,赵小熙也不好说什么。为了让他们不空手回去,还给他们买了好些京城特产。 光是买吃食的花费,就已经超过五十两了。知道丽源岛那边的百姓生活困苦,赵小熙也不想计较那么多。 可是这世上找茬的人就是有那么多,宋子哲听说了这事儿以后,竟然对赵小熙好一番冷嘲热讽。 这天,赵小熙跟萧璟瑞刚从酒楼回来。丽源岛的百姓今天正午走了,赵小熙安排了饭局,跟他们吃了一顿。 饭困,这会儿正是困顿的时候。 第(2/3)页